平溪線火車ㄧ日遊

2011071912:19

在某個聚餐,大家閑聊著坐在旁邊的人告訴我可以試試搭乘平溪線火車做ㄧ日遊;因為他覺得這條鐵道的風景真的美,而且他常常去,每次去,每次回來的感受都不同。

終於約好一群好友,從松山火車站出發到瑞芳站,購買一日遊平溪線(三貂嶺/大華/十分/望古/嶺腳/平溪/菁桐….50分)車票54元,我們先在菁桐站下車。

由於當天氣候不佳正下著濛濛細雨,所以車窗外有另ㄧ種朦朧的美。

菁桐里週邊的導覽圖


  我們先到菁桐礦業生活館了解一下當地的一些歷史、文化

菁桐曾是台陽煤礦最大採煤礦區,早期礦業興盛時,人口即達六千餘人,目前人口約一千餘人。舉凡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,無一不與煤礦相關,為了保存其特有的產業文化,特將百年來生活片段、文物老照片等收集整理,設生活館做為平台窗口,讓當地的耆老們可以從生活館中記憶菁桐,讓外來的遊客可以從生活館中重讀菁桐,並讓菁桐的未來也不被人遺忘……..

 

 

 

 

碳場咖啡

載運煤礦的台車

平溪線鐵路全長12.9公里 ,當年是台陽炭礦株式會社為了載運煤礦而興建,而菁桐站的礦場是當年產量最高、最大的礦場。1987年停止採礦後,廢礦區位於菁桐車站的正上方,遺留下不少採礦遺跡。

菁桐礦業生活館

此館屬二層樓建築物,在平溪支線鐵路終點站菁桐火車站旁,原屬台鐵菁桐站閒置廢棄之員工宿舍,區公所在文建會補助、新北市政府文化局輔導及在地文化工作者的參予,於2005127正式成立此館

館舍介紹~~一個記錄菁桐坑聚落百年發展的在地生活館~~

 

 ㄧ樓常設館

1、介紹平溪區天燈、煤礦、鐵路、瀑布、壼穴等自然人景觀特色及旅遊景點資訊。
2
、介紹菁桐百年歷史發展、礦業文化。
3
、展示石底大協坑坑道圖、菁桐坑航照圖等。

 

 二樓特展館

1、礦業文物採礦作業展示館: 將票選歷史建築百景縣定古蹟菁桐太子賓館(台陽俱樂部)、石底大斜坑選洗煤場及坑道採礦作業模型呈現,並收集了50件相關礦業文物及大型展示解說圖表,讓參觀民眾恍若時光倒流,走入古早菁桐坑。2、特展室:地方文化特展。

 

 側館ㄧ樓

禮品區尚未委託經營
目前陳列有地方文化及工藝產品

 

 側館二樓

多功能的放映室及演講(研習)廳:
定點放映「炭說平溪」、「菁桐坑」等影片供民眾體驗平溪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【取自生活館的簡介】

 

菁桐車站建於1931年早期車站名為菁桐坑,為運煤專用鐵道平支線的終點站,礦盛時期是全台運煤量最多的火車站,為目前台灣僅存少數典型的小型木造車站之一,八十多歲高齡的老火車站,於2003年已被列為台灣歷史百景之一並被列為縣定古蹟。菁桐車站仍然保留1920年始建時的模樣,車站內有古老鐵路機具,是非常值得一探的老式月台。

古早的直立式郵筒

許願亭

台陽煤礦是菁桐最大採煤礦公司

菁桐太子賓館(台陽俱樂部)

台揚俱樂部建於昭和15(1940),為日本皇室行館格局做為公司招待貴賓、官員與會議之用也2003年被列為縣定古蹟。俱樂部面積約212坪 ,建材選用上等檜木,為和洋折衷式木造建築。因年代悠久於2003年指定為縣定古蹟。1986年台揚將建物賣給王華飛先生(慧宗師父)作為禪修之所。因要紀念其父母親將其改名為【渠蓮精舍】。1999年因師父往生,由其弟王華玉先生承繼。

街景ㄧ

街景二



延著鐵道走在濛濛細雨中另有一番風味

由於同行中有多人去過平溪,所以我們決定略過此站直接到嶺腳。沒想到一下車就被周邊的景色迷住了,純樸古色中帶點華麗的….小橋、流水

雜亂的草蓬亦令人覺得格外有風韻

由於時間的受限,我們只好略過小站(改天一定再來一睹真面目),直接來到十分為這次的旅程劃下休止符。

十分車站應該是平溪線上最忙碌的車站了,因為平溪線列車自菁桐以後一直到三貂嶺都是單線軌道,唯一會車的地點就在十分放眼十分的美景,憑弔當年的繁華,感受如今真是今夕何夕,不勝唏噓!

 這座『靜安吊橋』連接十分村與南山村,全長128公尺 ,是目前少見保存良好的人行吊橋,景觀優美,常吸引遊客駐足。

 

樓仔厝是20年代為了運送煤礦而興建的硬體辦公室,也是當時唯一兩層樓高的房子。也就是因為造型特殊又貴為礦場老闆的居所,當地人都稱它為樓仔厝。ㄧ直到1987年結束礦場的營運。現在的樓仔厝的所有人是 胡熙穆 先生。在不改變外觀的情況下,多次重新整修後,成為極具特色的文物館,並經營咖啡、餐飲、民宿。只可惜天色已晚,我們並沒有到那裡,就留著做為下次能再造訪的理由吧!!

其實十分平溪天燈的發源地。

天燈的施放傳統始自道光年間,安溪移民陸續到達文山地區開墾。那時有盜匪作亂,騷擾聚落,平溪人只好避難山中,待危機過後,才由留守村中的壯丁以放「天燈」為信號。如今天燈的施放已是象徵祈福納喜的活動。

 次想到"平溪放天燈",直覺就覺得平溪才是天燈的故鄉。後來看到這個石牌回來後再上網求證,才發現十分其實才真正天燈的發源地。 平溪的天燈是後來才從十分移轉過來,慢慢發展成今日元宵節萬人齊放天燈的盛會。

天燈亦稱『孔明燈』,相傳是三國時代諸葛亮所發明的,作為軍事通信之用;另ㄧ說法是因其外形像孔明畫像的帽子而得名。

天燈的結構可分為主體與支架兩部份。主體大都用棉紙或油皮紙糊成(你還可以在上面寫上祝福語或畫圖或寫上名字)

;支架則用竹篾組成。口圓袋方,大小各異。底底層之架中間,綁有一塊沾上煤油的粗布金紙。放飛前將此處點燃並把整座燈按於接近地面,燃燒ㄧ陣子之後,熱空氣便能使整個天飛升上空,如果天氣不錯,底部煤油燒完,天燈還會自動下降呢?

#不過施放天燈時,仍應注意燭火安全,宜在地處偏僻、人煙稀少的地方施放,防止釀禍。

 

PS:平溪老街就是知名的「 張 君雅小妹妹」廣告拍攝場景。